醫用氧的標準是什么?這不僅僅是對產品質量的規范,更涵蓋了產品使用、充裝、生產等方方面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1、質量標準
醫用氧濃度:瓶裝醫用氧濃度要達到99.5%以上,無雜質和水分,其中H2?O含量要小于等于0.07%,二氧化碳含量應小于等于0.01%、一氧化碳、氣態酸堿、臭氧及其他氣態氧化劑含量均為合格。
2、人員標準
管理人員資質:對于醫用氧氣生產企業和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應有相關大專學歷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以及相應管理經驗。并接受相應職業知識及操作技術相關內容的培訓,并取得相關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色盲患者不得從事醫用氧氣的生產和質量檢測工作。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應配備相應的工作服和安全防護用品。
3、生產標準
生產企業的環境應保持整潔、廠區、路面、運輸等過程不能對氣體造成污染,生產、行政、生活及輔助區域布局應符合氧氣站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及氣體安全技術規程。廠區應對氧氣制備工藝流程進行合理布局,對生產和儲存區域進行合理規劃,應于產量相匹配,并注意廠區的通風、照明、防火防爆、防靜電等工作。
4、充裝標準
醫用氧氣充裝車間應保持整潔、平整、耐磨防滑,并設置專用更衣室;充裝車間應完善外來人員進入管理制度,做好人員把控;用液態氧氣化充裝氣態氧,使用低溫液氧泵,加壓氣化后充裝;充裝應使用專用充裝設備,充裝夾應有放錯充裝置;統一生產批號應為同一連續生產周期中充裝的氧氣。
5、氣瓶使用標準
氣瓶使用前應對充裝氣瓶進行檢查和清洗,確定氣瓶功能完整的情況下完成充裝流程。氣瓶上應標注清楚充裝氣體種類品名、企業名稱、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氧氣數量、壓力、執行標準等相關信息以備溯源。
氣瓶要經核準有資格的單位進行定期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應建立氣瓶報廢處理制度。氣瓶在使用過程中,如有嚴重腐蝕或嚴重損傷時,應提前檢驗,并有氣瓶報廢處理記錄。如重復使用,應先進行瓶體消毒、排空、置換或抽真空處理才能再次使用。
5、存放運輸標準
醫用氧氣分瓶存放時應有明顯標識,分階段進行存放,如待檢瓶、待充瓶、已充瓶等。對將要出廠銷售的氣瓶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并取得相關證件。根據相關的運輸制度進行規范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