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氣體}化學外的“門神”,跨界垮了半個俄國
門捷列夫版的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的質量進行排列的,隨著質量增加而呈現出的周期性的變化。他為此相信這個規律的根基是一種質量極小但是不是零的元素,極有可能與傳遞萬有引力的以太是同一種東西。
所以他向軍事部申請了大量的經費,并購買了好的氣泵,以便研究在極端高壓下的煙臺氣體彈性。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他再次發揮出自己動手的精神,發明了門捷列夫差示氣壓計等新設備,以便實現超高精神密度的測量。而這一研究檢驗了理想煙臺氣體狀態的方程,并推廣為現行版本PV=nRT。
但是追求以太的過程并不全無收獲,除了理想的煙臺氣體狀態方程,它還點燃了對氣象學與航空的熱愛,隨之擴展到流體力學甚至船舶制作學中。
他認為這些不同的領域背后有著相同的核心:阻力。1887年,53歲的他坐著自己參與設計與建造的氣球,一個人上升到3000m的高空中,在那里他并沒有找到以太,卻見證了一次日全食。
編輯:hx